幼儿园如何组织教研活动?
幼儿园教研工作对于加强幼儿园课程的研究,引导教师深入探讨和思考,全面把握课程核心精神,科学解读和准确把握教材,进行教学研究和实践,提高科学执教能力和提高教育质量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幼儿园如何组织教研活动呢?
教研活动的意义和目的
1、研究、探讨本门学科教学的规律和方法。所谓“教无定法”,但任何学科都有其特殊的教学规律和方法,只有探索研究,才能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学习、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别人的失败的经验也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少走歧路,早出成果;
3、帮助、督促自己不断进步和成长。“三人行,必有我师”。只要有心,每个人都可以当别人的老师,只要有心,每个人也都可以从别人那儿学到东西,只要有心,每个人都可以进步和成长。如果每次都在同样的水平上,做同样的成绩给别人看,那不仅是应付,那是自欺欺人。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超越自己,才会不断地取得好成绩。
教研活动主题的确立
1、紧扣《纲要》精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树立‘保教并重’的思想,切实改革幼儿园教育内容,把幼儿的健康和素质发展放在首位;开展多种形式的文艺和地方民俗活动,提倡让幼儿置身于现实社会的丰富生活里,获得更多的经验,锻炼各种能力。”这是今后幼儿园的工作宗旨,也是幼儿园活动开展的根本指导思想,一切活动都需要以《纲要》为根本准则。
2、坚持“幼儿为本”的原则。凡是幼儿喜欢的、感兴趣的、关心的、关注的,就是我们应该研究的课题。作为研究工作者,我们的立场和立场一定要站在幼儿的角度上,为幼儿发展服务。
3、突出实践、操作、活动的研究和探讨。我们研究的课题一定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也应该结合具体实践。
4、具有新颖性、代表性、实用性。新颖性就是指我们要研究的课题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要具有时代性,要紧紧抓住当代幼儿所关注的问题,所感兴趣的话题,积极探讨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更好地对他们的教育。代表性就是比较而言,别人没有研究过,或者很少人研究过,我们研究的这一课题在很大程度上能代表其所研究领域的最新水平。实用性就是指对于幼教的工作者和研究人员来说,我们所探讨的问题和实践的途径方法对于提高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和幼儿园的保教质量有很大的指导和参考价值。
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
1、教法学法研究和实践。包括教学内容的研究和教法的改革实验。
2、探索研究,改进教法。针对教学内容,按照不同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不同的教材类型,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通过反复的实践比较,归纳出最佳方案。
3、开展科学评价研究。科学地对教学和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进行价值评判,包括对学生学习的评判和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判。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和学习成绩以定性或定量的方式作出价值判断,以肯定或否定的方式评价学生的认识活动、能力发展和思想情感等。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价值评判,以肯定或否定的方式,表明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对其所承担的培育人才的社会责任的意义,表明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否符合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否有创新之处等等。
4、认真搞好“三个结合”。即教研活动要与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幼儿园专业队伍相结合,与增进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效益相结合,与提高幼儿园的办园水平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