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什么时间归北京?

长孙晓康长孙晓康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958年由河北省直辖,1960年到1962年间与天津一起并入北京市。 之前在天津工作过,看过一些津保合并的档案资料。

津保之所以要合并是因为当时工业重镇天津轻工业严重不足,而农业大市保定则重工业薄弱。二者正好可以取长补短,于是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工厂迁入保定运动。

由于天津离北京很近,又是华北最大的港口,所以在当时全国大力建设钢铁基地的大环境下,国家决定在天津建一个大型钢铁厂,即天津钢厂(天钢)。

为了建天钢,原天津市政府搬到了张庄(现在的北辰区张家窝镇),并成立了新建市指挥部,市四套班子都要亲自上阵,领导基建,还要接收从各地调集来的大批工人和设备。 至于为什么要建在天霸以南,据说是有地理原因的,因为那里靠近海河入海口,地势相对较低,有利于洪水排泄。

随着天钢的建设,大量的建筑材料和职工家属的涌入,使得周边地区人口骤增,而当时的交通主要依靠铁路和公路,所以为了服务这个新建的钢铁基地还修建了通往那里的公路,也就是现在的津同公路。 在那个年代,人们思想普遍比较单纯,又正处于大干快上的时期,所以并没有把津保合并当回事。很多来自天南地北的工人们带着家乡政府开具的介绍信就来到了这片陌生的土地,开始建厂开工。

我在父亲保存的一本1963年的《天津工人报》中看到过关于当年津保合并的一些报道,其中有一篇题目就叫《我们和保定》,文章里讲述了天津玻璃厂如何把生产装置迁往保定的经历。据说当时运输设备是按车厢吨位收费的,运到保定的费用要比运到唐山的高出许多。

据父亲说,那个时候天津到保定的火车白天开夜车上,一天两个来回。路上要走五六个小时,晚上在车上睡觉,第二天上午就能抵达目的地。 当然除了工厂外,学校、医院等公共事业单位也先后搬迁至保定,不过后来都陆续搬回了天津。

周鹏杰周鹏杰优质答主

清雍正三年(1725年)后属直隶省。清代属直隶总督驻地,为古都陪都性质。辛亥革命后直隶省改为河北省,保定仍为省会。民国二十年(1931年),国民政府以保定地处河北腹地,而将河北省会迁往北平(今北京市)。日本侵略中国时期,华北沦陷,保定初为“河北省”省会,日本战败投降后,河北省会先后迁往北平和天津。

1948年,华北人民政府成立,驻地保定,所辖范围包括京、津、冀和察哈尔、绥远等省,成为新中国政府的雏形。1949年新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在北平举行后,华北人民政府撤销,1950年河北省人民政府由天津迁至保定。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