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缺水会有什么后果?
这个问题很有趣,我答一下关于“五行”的有趣内容吧! 首先明确一点,中医讲的“五行”不是西方哲学中定义的那种“五行”!中医所说的“五行”指的是:木、火、土、金、水五个基本的符号系统。 为什么是五呢?古人在观察自然界的时候发现,春、夏、秋、冬四季交替,周而复始,其中春季和秋季各由72天组成,夏季和冬季各由180天组成。这5季合计369天,而一年共有365天,恰好相差4天,于是古人就取5作为最基本的数值单位(在算术里5没有意义)。
因为四季是由太阳产生的,所以后来五行又用来代表五方、五时等。 当然,阴阳也是古人认识世界的方式之一。《黄帝内经》中有:“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的记载。这里的“阴阳”指的是春夏秋冬四时,实际上,古人的“阴阳”观念非常复杂,以后我会另写文章详细介绍。 回到正题,如果身体缺乏了这五种基本元素中的任何一种,都会导致身体出现异常。比如缺水会导致皮肤干燥、头发干枯、口臭、大便燥结等。缺木会引起四肢乏力、肝阳上亢、视力下降等…… 如果体内元素过于偏废,同样会出现健康问题。比如缺金可引起呼吸急促、咳嗽痰多;缺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腹泻腹胀;缺水则会引起小便淋漓不尽、大便干燥等。 那么,怎样补进身体缺失的元素呢?答案就是饮食。我们日常生活所吃的食物中都含有这五种元素,只是含有多寡之分。只要保证均衡膳食,不过于偏爱某一种食物,就不会造成五方失衡,身体健康也不会出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