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盈利但是还是困难?
谢邀! 这个问题涉及的面比较广,我以一家餐饮连锁门店为例来简单讲讲。 目前中国的餐饮经营模式大概有两种,一种是传统餐饮企业,依靠某一道菜或者某一个菜品系做规模,比如王品牛排、小肥羊等;另一种就是连锁型的快餐企业,如真功夫、老乡鸡等等。 我们今天主要讨论的是连锁型企业。 这些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标准化”,所谓标准化的意思就是产品制作流程化、标准化,人员培训容易掌握,设备简单,物料采购稳定等诸多因素导致的。当然,做好标准化也有很多优点,例如产品质量稳定、成本低、易复制等等。不过,凡事过犹不及,标准化的东西太细致有时候也会阻碍餐厅的正常运转。
我们先来看看一个正常盈利的连锁餐厅应该具有哪些成本项?
1、房租租金(店铺租金+装修费用)
2、人力成本(管理人员+服务员+厨师等相关人员)
3、物料成本(食材原料+辅料+调味料)
4、餐饮用品消耗(纸皮+餐具+打包盒 etc.)
5、设备折旧及维修费(水电空调+厨具设备+收银系统 etc.)
6、财务成本(贷款利息+保险费+税费 etc.)
7、营销费用(广告宣传+活动策划+礼品赠送 etc.)
8、其他支出(违章罚款+往来款项 etc.) 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一个餐厅平均每天营业额为5000元,利润率为7%,那么一天就有350元的毛利,扣除上述8项成本合计约290元,净利润为60元。一个月按30天计算,净利润为1800元,一年净利润为21600元。 当然,这是理想状况下的测算,实际过程中还会涉及到其他一些难以计算的支出,净利润会低于这个数值。
现在我们回到文章开端的疑问:为什么很多企业经营良好,但是仍在苦苦挣扎? 答案就在上文8个成本支出的项目里,有些项目看似是成本,其实质可能是收入(或营业收入),而有一些项目虽然看起来是收入,但实际上却是成本。如果将这些收入和支出项进行置换,也许企业的困境就迎刃而解了。
举个例子,某些企业因客源稳定,客单价高,因此收取客户的违约金也就成为了一种惯例。客人如果提前离座,或者是未按时间用餐,都要支付一定的违约金。这些收入虽然进入了营收的账目,但是在核算的时候却不能算作真正的收入,应当将其作为成本予以扣除。
同理,有些企业因资金流紧张,以贷养贷,不仅增加了财务成本,且利息支出在税前扣除也有严格的规定,超过规定部分不得扣除,这部分成本其实就是营业收入,应当计入收入项目中。 还有的企业开展促销活动时,赠送的礼品价值较高,这些礼品虽然没有花钱,但是从营业成本的角度来讲,确实要记入商品销售成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