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都分什么地铁?
先摆结论,城市地铁根据运营组织方式不同主要分为:区间车、站间车和点对点列车。 然后引入概念:最小运行单元(MU)。这个概念是地铁相关术语中最重要和最基础的。它指的是在地铁行车组织过程中,由一组连续行驶的车辆所组成的运输单元。
以北京地铁为例,其最小运行单元一般为一列列车。但是部分线路由于车站较多,且中间有部分车站没有进出站通道或进出站通道关闭的,比如13号线,则采取“区段列车”的形式,由两列列车组成最小运行单元,在运行中通过连挂实现乘客上下客和车辆乘务人员作业的要求。
区分不同的地铁,关键在于其如何划分最小运行单元,以及如何在最小运行单元的基础上组合成更大型的列车组。 目前我国轨道交通行业对大客流疏散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车站层面,如扶梯数量、步行系统等方面,对列车层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但是,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建设发展,大客流引发的突发状况风险急剧增加,因此急需从技术层面深入探讨解决线路大客流疏散的问题。
以上,是从运营组织方式的角度来定义地铁,接下来引入另一个概念——正线。所谓“正线”,是指设在建筑物内的轨道线路及其附属设备。 明确了什么是地铁后,再来看看不同地铁之间的区别吧! 一、线路长度不一,速度差异较大 地铁根据运营线路长度分为:中低速磁浮(40公里/小时以下)、常规地铁(60-80公里/小时)与高速地铁(120公里/小时以上); 二、载客车厢不一,运输能力各异 地铁根据客室是否提供空调、通风等环境控制设施以及列车服务乘客的运载功能分为:A型车(标准轨距客货共用车)、B型车(单层客运专线列车)、C型车(双层客运专线列车)、D型车(铰接式双层客车)。 C型车和D型车的运输能力强,但造价高、铺轨难度大。 目前我国建成通车的所有地铁线路中,采用C型车的只有广州地铁5号线,D型车则有上海地铁2号线、重庆轻轨3号线一期和西安地铁2号线等线路。 A型车和B型车由于具有客室空调、载客量较大的特点,是目前国内外地铁、轻轨最为普遍采用的车厢车型。 以北京地铁为例,其在建设中大量采用了A型和B型车厢。 三、供电方式不同,系统设计有别 除了上述两点外,地铁的供电方式和车辆制式的选择也会对地铁的建成投用产生决定性影响。 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时,应结合具体的地形条件和客流特征,充分论证各项技术方案的利弊,合理选择地铁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