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几个月断奶?
这个就要看宝宝跟妈妈的亲密程度了,如果妈妈和宝宝的关系很亲密,那么妈妈就可能会在半夜醒来的时候看到宝宝在找奶吃,这时候妈妈会产生一种自责的心理,觉得自己当妈了却没能照顾好宝宝,进而对母乳喂养产生犹豫,甚至放弃。 相反,如果宝宝和妈妈的亲密度一般,那么即使妈妈主动给宝宝喂奶,宝宝也可能会表现出不喜欢或者抵抗的情绪,这样妈妈也不会因为宝宝不吃奶而产生心理压力。
不过从健康的角度来说,建议宝宝满6个月之后在添加辅食的同时,逐渐减少母乳喂养的次数,最后彻底断奶。 原因有以下几点:
1.保证母乳的质量 哺乳期的妈妈和宝宝是需要相互配合的,妈妈吃什么直接影响着母乳的质量。如果是刚生完宝宝的妈妈,由于新陈代谢比较快,体内的营养素消耗较快,这时候需要及时补充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这样才能保障母乳中各种营养素的合成与分泌。 如果妈妈在哺乳期间节食或者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都可能导致母乳质量下降,使宝宝发生腹泻、营养不良等情况。 但是如果宝宝已经添加了辅食,妈妈的饮食就可以开始有所控制了。例如,2岁以内不建议给宝宝喝纯净水,就需要通过牛奶、乳制品等食物来获取水分;3岁以后可以慢慢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防止宝宝出现肥胖等问题。
2.培养宝宝的适应能力 从宝宝出生的第1秒开始,妈妈就应该有意识的训练宝宝适应新的环境,比如爸爸哄睡、妈妈喂奶、爷爷/奶奶逗乐等等,让宝宝逐渐适应不同人在自己身边的不同姿势,以免宝宝对单一人产生过度的依赖心理。 同时,在宝宝4个月后,就已经可以吃些辅食了,这时候家长也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宝宝用筷子、勺子吃饭的习惯,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为以后的断奶做准备。
另外,爸爸妈妈也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宝宝独立睡觉的能力,避免宝宝入睡后因为不敢独立进食而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当然,最好的还是爸妈双方共同协作,实现宝宝独立能力的养成。
3.预防乳房疾病 因为母乳中含有高达80%的营养物质,所以很容易变质,尤其在夏季,如果妈妈没有做好母乳的保存工作,很容易引起细菌滋生导致乳房发炎。 如果妈妈在哺乳期间佩戴合适的文胸,可以有效减轻乳腺的负担,防止乳头破裂、乳腺炎等情况的出现。另外,妈妈应该注意保持乳头的干燥清洁,每次哺乳前后都要清洗乳头,必要时可以使用吸乳器将乳汁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