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内参?
我们这里有一个内部资料,是关于中国内参的。 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现有出版社2000多家(含港澳台),报纸1400多种、期刊5000多种,从业人员10万多名。其中,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等9家中央级出版社的年出版新书2万余种;全国1300余家新华书店系统年销售图书70亿册,并拥有全国最全最多的书店网点。 这些出版机构和书店,均负有向中直机关、军队系统、各省市区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准确、及时地提供政治、经济、哲学、历史、军事、科技等领域新书的职责和任务——也就是承担“决策参考”、“内参”、“要情报告”等的编写工作以及向读者进行传递。
在图书出版过程中,编辑们要根据读者的不同需求,把相关的稿件加以精选汇集,并撰写摘要提要,编撰目录索引,方便读者查找相关文献资料。 在图书出版发行后,编辑部还要不断地对书稿进行跟踪服务,了解读者阅读后的感想反馈,并根据反馈的信息进行新的选题策划,以不断满足各个不同层级的读者需求。
因此说,编辑部的工作人员与读者之间确实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他们不仅要做好各类图书的出版发行业务,而且还应成为读者需求的调研者、读者需求的回应者、读者需求的开发者。 目前,国内出版的多数内参,都是针对党、政领导干部和中高端知识群体,反映的是经济、社会、文化、金融、军事、科技等方面的情况和建议。
当然,也有不少的内参选编了相当数量的政治类、法律类、党建类和安全方面的文献资料。可以说,凡是社会上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大都收录在内参里。通过阅读这些内容,领导干部可以更全面、更准确地掌握信息,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当然,内参的内容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它根据不同的读者对象,设置了相应的栏目。
以解放军报发表的一篇文章为例,介绍的是“怎样写好为领导服务的内参”。文章提到的“内参”,主要指的就是供高层阅读的文件、简报之类。这类“内参”要求内容具体、事实清楚、数据准确、分析透彻、建议可行。
另外,还有一类内参则专门报道新鲜事儿。它们或是关注最新的科技动态,如《量子计算机将改变未来》;或聚焦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如《家用太阳能电池取得重大突破》;或是推荐经典好书,如《〈大航海时代4〉在中国大陆地区授权并引进》…… 无论是哪一类内参,都需要经过严密的把关才能面世。首先,在选题上就要严格把关。如果选题不符合时政,即使再有价值,也无缘面世。其次,在资料的选取和编写上也须严格审核,确保内容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最后,内参还需要经过相应级别的领导审批方能印发。
可以说,内参的编写是一种集文字、图片、数据于一体的综合型创作,涉及的知识面广、专业要求高,需要编者具有扎实的写作功底和全面的业务能力,才能做好这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