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什么五行属性?
“仕”的本象,从字源上看是拿着工具准备耕作的农民。仕的五行属性应该属于土。 古人造字是很严谨的(虽然不排除有些文字来源于形声字)。拿字的左边是一个手的形象,表示与手有关;而右边的示字则是用来祭祀的供品,用于祭祀的土地自然属于土地神,所以整个字的意思就是把土地神像一样供奉的手工作品。引申为以土作成的一切用品(包括用于土地的器具和用这些器具从事的活动)。 所以后人的解读“仕,事也”“士,事也”……其实都是正确的。也就是指人们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仕”。这个过程离不开土地这个载体,所以“仕”带有土的成分。
不过,这里必须指出的是“仕”的本义不是指当官,当官只是对有贤能之人从事“仕”的一种嘉奖而已。比如“大司徒”——这个“徒”字就是拿工具进行劳动的意思——“大司徒”就是指掌管国家土地和人民生活的最高行政长官。这种意思的“仕”其实包含在“士”里——当然,“士”也不是指当官的。 那么,“士”“仕”到底是不是同一字呢?
汉代的经学家把“士”解释成“出仕”之意。东汉的应劭解释说“仕,士也……仕,容也,言才能充备可以担任官职。”于是乎,“士”“仕”就通用了。到唐代的权威字典《康熙字典》,“士”“仕”就更没有区别了。所以现代词典大多将“仕”注解为“古代统治阶级中贵族男子(做官)的统称……”这实际上是把汉代人创造的“仕”的含义移植过去了。
我个人认为,这样解释是不太准确的。因为“士”“仕”的古文写法差别很大,而且古文里的“仕”很少用作名词。“士”则一直是名词。如果作为名词解,“士”“仕”表达的意义也有区别。“士”是指古代各个阶层的男人中的精英,有德行有才干的人。而“仕”则特指这些人的上层——天子诸侯卿大夫中从事管理或战斗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