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米粥的汤喝了有什么功效?
米汤,又叫米油,是大米经煮沸后里面浓缩出来的一种物质,被中医称为“水谷之精”,可以治疗元气不足、虚损劳伤、久病泻痢等疾病,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
米汤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物和脂肪,还含有多种无机盐和维生素,以及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和5种微量元素等。中医认为其性味甘平,具有补中益气、美化肌肤、润肺止咳、止吐止泻、促进消化、缓解虚烦的目的。
经常饮用米汤,对一些消化道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使久泻不愈的婴幼儿及产后、疾病后泻痢患者,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患者,虚损劳伤以及身体虚弱、饮食减少的病弱之人群,得以较快的痊愈。因此,古时就有“人勿小看米汤水,虚弱之体全凭它;妇幼病弱与劳损,常食米汤定会安”之说。
《本草纲目》中也有这样的记载:“白米粥益气、养肝、暖胃、聪耳、明目。患虚损劳伤及年高之人常食之,则强力而轻身”。“老幼呕泻及霍乱吐痢不止,用陈米汤一钟,入盐一捻服之,甚效;或入干姜末、炒苏末尤良”;“米汤有安眠之功,治小儿惊痫,通元气,利小便”。
因此,建议人们在喝粥之时,不要将米汤倒掉,应当和大米粥一起食用,这样会起到更好的养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