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起胎毒怎么办?
民间流传,新生宝宝一出生,在妈妈肚子里积攒的“胎毒”就会趁机出来,有的胎毒会从孩子皮肤上来,使孩子出生后就长疮,还可能在喉头处淤积,造成呼吸不畅,甚至窒息。真有这么玄吗?其实,“胎毒”不是毒丹,而是一些在医学上无法解释的产后症状。
“胎毒”的说法来源于产婆,在古代生产力低下,医学水平又不很高,于是把很难解释的一些症状都归咎于“毒邪”,像是伤寒、产热、斑疹等,都称之“胎毒”;也有的认为胎儿生长在温暖子宫中过于舒适,母体营养又过于丰富,以致生成“胎毒”。可见,“胎毒”原本就是古代人们对孕期病症和胎儿问题的模糊认识。
从医学角度看,一些慢性病如支气管哮喘、高血压、皮肤病等,还有胎搐、胎颤、惊风、妊娠剧吐、妊娠血小板下降等病症,都可引起“胎毒”。它们或为免疫性疾病,或为免疫功能异常;或为受遗传基因控制,或为营养状况影响;或为怀孕后胎盘功能的变化所致。但传统的“胎毒”说,还是对妊娠病症作了较为牵强的附会。
“胎毒”本身不是病,它往往是在胎内营养过分,或受母体某些慢性病影响,在孕妇体内聚湿生热,胎毒乃成。所以,与其说“胎毒”是胎儿的病,还不如说是孕妇的病更为恰当。如果“胎毒”侵入胎儿体内,成为“内病”,才有损孕妇和胎儿健康。
从临床来看,“胎毒”多是生后一两天才出现,常在出生后1~3天皮肤出现发红(有时表现为脱皮)、疹子、小疱或黑黯斑点。在出现上述症状的同时,小儿有轻度发热,或兼有咳嗽、咽痛、腹泻等肠道症状。胎毒症状一般在生后一周左右可以缓解,但有的新生儿皮肤症状较为剧烈,并有较重发热或呼吸困难,如果是这样,就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及时就医。中医一般在医生的指导下,用清火解毒利湿中药治疗有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