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春季上火吃什么药?
“春阳生发,万物始建”,立春后,阳气生发、万物始建,气温变化明显;加之春寒料峭,乍暖还寒,早晚温差大,孩子抵抗力较弱,易受凉感冒或引发旧病复发。 中医认为,“火”是致病的根源。应对“春日上火”尤为重要! 小儿“心火旺盛”的常见症状有哪些呢? 一般表现为:心慌、胸闷、失眠健忘、口干,烦躁易怒等;若“心火”循经下移至“小肠”,还可出现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等症状。 除了药物调理,中医还有穴位按摩、食疗等方法帮助降火,家长们可以借鉴并尝试。 穴位按摩:清心火,除燥渴 小儿“肝火旺盛”又该如何调节呢? 由于肝主疏泄与情志关系密切,因此家长应尽量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有爱的成长环境,避免不良情绪影响肝脏健康。 再则,“肝火旺”的小儿往往还有“脾常不足”“肺常虚”的表现,家长应注意孩子的脾胃养护和日常调养,少吃生冷食物,少食难消化食品,以免加重脾虚运化负担,引起“肝火妄动”。
【食疗处方】 春天是孩子生长发育的速度,这个时候需要补充足够的营养来实现这个目标。家长在帮助孩子清“肝火”的同时,要注意均衡饮食,多吃新鲜果蔬,补充充足的蛋白质,促进新陈代谢,让各类营养素及时得到补充。 1.多菜:多食蔬菜有助于清热降火,如白菜、萝卜、荠菜、菠菜、芹菜等食物含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润肠通便之效,可帮助体内有害物质排出,有效预防上火。
2.多果:多吃水果能有效预防上火,如橘子、苹果等,富含水分和维生素能够有效地去火除湿,滋润咽喉,缓解疼痛。 3.多粥:宝宝肠胃稚嫩,不宜大量吃肉类等难消化的食物,建议食用清淡软糯的粥类,如小米粥、绿豆粥等有清热祛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