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需要做微量元素吗?
需要,但是没必要每三个月都查一次!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母婴保健法,其中规定,孩子应该在本地区县级或者以上的医疗机构建立儿童健康手册,按月记录婴儿的身体发育、营养摄取情况以及预防接种等信息。而微量元素检测并不在该项检查的必查项目之中(新生儿疾病筛查除外)。 也就是说,如果孩子在生长过程中,饮食、睡眠、大便及发育状况无异常,家长就不必强求每次体检都要查微量元素了——因为这项检测的意义对于大部分孩子而言并不是非常重要。
但若孩子有明显挑食、偏食习惯;长期食欲下降、消化不良或腹泻;反复感染,如经常感冒;明显消瘦,生长发育迟缓等状况,就应该考虑是否由于缺乏某些营养素导致的,这时检查微量元素就有必要了。 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也需要考虑补充微量元素。比如当地水源存在污染问题,应适量增加海产品摄入以补充体内的锌;孕妇在孕期因胎儿发育迅速,需大量补充含微量元素的食物;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也可以导致体内微量元素含量发生变化,此时也应适当补充。 但需要注意,上述情况都属于例外,一般情况下都不建议额外给孩子补充微量元素。 因为无论哪种元素过量,都会产生毒性反应。尤其是锌,属于活性元素,一旦过量会产生类似铅中毒一类的毒性反应,影响智力发育和体格成长。
目前常用的微量元素检测手段是采集末梢血(头发不可以作为微量元素的检测标本),然后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来测出血液中各种元素的含量。虽然这种方法能比较准确地反映机体微量元素的状况,但由于个体差异,很难确定一个最适合儿童的参考值范围。 而且现在许多医院都在使用简易的微量紫外光谱仪给幼儿做微量元素检查。这种仪器操作方便,结果也能基本反映机体的情况。但它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排除由于检测系统误差引起的结果偏差。且对于金属元素检出能力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