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为什么每次都是首映?

嵇扬嵇扬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一.因为香港是亚洲第一个实现影院放映工业化,并最早形成大片制度的地区 电影行业在香港的发展和内地很不一样。19世纪中叶港英殖民者南侵后,将本地原住民驱离出海,在香港本岛和九龙半岛西部填海造地,开发了“新界”作为殖民地的耕地和开发殖民地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就是种植鸦片和罂粟。1896年,英国人在九龙尖沙嘴建立了中国第座电影院——丽城酒店戏院(丽池泳池位于该剧院的地下),次年又在铜锣湾兴建新光戏院。这两间电影院都拥有豪华的观影环境,但放映设备都很落后,只能播映默片。

直到20世纪初,香港电影业先后出现了环球、南洋、长城三家制片公司,但它们的业务主要都在沿海一带展开(主要是广州),在港澳甚至珠三角地区的院线播放影片。虽然当时的香港已经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但从技术层面看电影放映还处在较原始的状态,经常发生爆炸焚毁影院的事故(如长城公司的片场大火),而观众也往往被烟雾熏得泪流满面。

直至30年代,香港电影业出现黄金时代,有“影剧之王”之称的陈振雄开始大力投资拍摄有声电影,并于1957年率先引进了宽银幕技术及立体声系统。他所创办的新亚影业公司在1961-1964年间推出了大批粤语电影,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为香港电影的海外发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此后不久他更创办香港第一家录像带出租店,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财富象征。

二.由于历史原因,香港没有自己完整的电影制作体系。早期电影多由内地的导演、演员来港投拍;至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期,又由于内地影视行业的停滞,不少内地电影人来到香港发展,形成了“北有大碗(张铁林),南有达叔(吴孟达)”的局面;到了八九十年代更是有大量内地影视从业者赴港发展,成为港产片的幕后重要力量。因此从人员到技术,香港的电影制作其实一直有内地做支撑。

三.香港电影市场狭小,又没有政府补贴,历来十分看重外销市场,而首映制无疑最能打动外国买家:第一是因为新鲜感和猎奇心理,任何一部电影如果能在香港进行首映总能获得大量媒体关注,继而吸引海内外观众的兴趣;其次,对于国外买家来说,首映就意味着只此一家,其他片源无从获得,所以总会高价购片以抢在市场之前。正因为如此,即使香港电影在海内外发行同步进行也不稀奇,因为在海外观众看来这“首”字本身就意味着独家投放。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