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酒是什么生肖?
“好酒”这个称谓在传统中国有着深刻的渊源,与星相、神鬼之类的学问密切相连。古人观察到,酒在特定的季节里会品质更好,于是便把这种特定的季节与特定的生肖联系起来,形成了“好酒”的称谓。 《黄帝内经》有言:“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法于阴阳”中所谓的“阳”与“阴”指的是一年四季中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食饮有节”的意思就是要在四季轮回、物候变化的特定时辰饮酒,从而达成身体与精神层面的“和谐”。 春季三月,所谓“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在此时节,不妨多喝些啤酒,少饮白酒;夏季六月,“长养之气”盛,万物欣欣向荣,人们也应顺应自然,多喝水少吃盐,少食苦味食物,适当喝一些葡萄酒有益于养心;秋季八月,“收杀之气”始行,自然界草木凋零,气候干燥,此时应当少食酒类饮料,多吃滋润食物;冬季十月,“闭藏之气”盛,万物萧条,生理活动处于最低阶段,此时最适宜多进补,适量饮酒,以白酒为佳。
除了春夏秋冬四时的划分以外,古人还根据每日的二十四小时来搭配相应的饮食,《黄帝内经·灵枢·顺气日字》中记载了“午前不食酒”的道理——“是故朝则饭饵,令气满饱;旦中之后,餐饭二次,加飧食饮,至暮即止。黄昏之后,严禁盐醋食品”。
古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步发现了饮食对于健康的重要性,并努力探索着天人相应的道理,试图找到“长生不老”的秘方。虽然今天的我们已经无法全部套用古人的这些经验,但其中蕴含的智慧还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