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字五行属什吗?
奎,读作kuí ,部首为“大”,部外笔画为6,总笔画数9。繁体字楷书写作“奎”或“奎”,异体字繁体写作“魁”、“夔”。《说文》中解释道:“奎,曲韦切,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在古时,“奎”字的本义就指天上一排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
在古代“奎”和“魁”两个字是通用的,都用来指代北斗第一星。例如《晋书·天文志上》中有这样一句:“中台四星,天市主爵禄,其左三星,曰天囷,又左六星曰钩钤,天厨也;天市东南九星曰封豕,主财用。……右更七政,曰大魁钺。”“大魁”就是现在所说的“北斗”。
“斗”的古字形像舀酒器,由此引申有“斗斛”(量器)之义。古人行军打仗带干粮,用斗量,所以“斗”还泛指粮食、食物,如成语“斗转星移(时序变迁)”。
因为北斗的“第一星”地位最重要,所以它也被称为“魁星”。我国古代许多建筑中都设置雕梁画栋的“魁星阁”,专供祭祀魁星之用。现在的地名中还保留了不少“魁星路”、“魁星楼”。这些地名今天读起来仍旧能让我们回想起那个崇文尚理的年代。 奎、魁本同源,所以“奎”字也具有了“魁”字的很多含义。《礼记·月令》中提到二月“仲春之月,昏无月亮;四月“孟夏之月,鸣鵙(鸠)正始”;屈原《离骚》中写道“朝暾(太阳初升)吾未闻兮,夕月(明月)始欲沦”,这里的“月”都是“奎”字的意思——夜空中那轮圆圆的月亮。而“日”则指白天的太阳。
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了10个含有“奎”的字,除却表示吉利的“魁、馗”二字,其余8个字都包含星月之义:魁梧、奎星、魁然、魁隗、魁岸、魁梧、魁儡、魁元。可见这小小的一个字,与天地间的星辰运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