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作为姓氏五行属什么?
刘,姓氏,指刘姓家族的后裔。刘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 刘字是个形声字,古文字中“劉”字上端有两“辛”(甲骨文中“辛”字形像“二”),表音;下部的“刀”是形旁。金文、小篆的“劉”字均承自甲骨文,可见刘氏族人所使用的文字在商代就已经出现了。 “劉”字的本义一般认为是指一种砍杀动物的器具——斧钺。
上古时期,人们用斧钺从事狩猎,进行战争,也用来割裂牲口的喉咙使其流血而死,所以“斧钺”又常常作为刑具使用,《周礼·秋官》中有“掌五刑之罪。典狱,掌刺字,凡杀人,戮人,斩人,刳人,杀胎,焚人,赭衣而囚,杀,磔,弃市”的记载。古代的“齟”(齟齟,古代一种刑罚。)与“劉”字的含义有密切的联系。
后来,由于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鈇(fū)”代替了“斧钺”成为刑具的象征。秦简《法律答问》中就有“当黥劓者,笞五百”的回答。汉文帝时,颁布“罪己诏”,承认自己“行刑过重”,要“轻刑”;汉武帝用刑更加残酷。东汉时,大臣桓帝为了报复大臣梁冀,竟将他和他的家人全部处死,并把他们的尸体剁成肉酱。西晋时刑法更严酷,把犯人放在“舂米器”里活活捣死称为“木驴”。 这些残酷的刑事惩罚方法都带有强烈的象征意义——“斩木为兵(兵器),伐竹为船”,“刘”字的象形含义逐渐转变为动词的含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斬”“劉”二字形体变化很大,今天已经无法直接看出其联系。但是,因为姓氏用的都是繁体字,“劉”字上面的“卯”旁永远作“卯”处理,下面的“刀”也永远作“刂”处理,所以“劉”字的结构一直保持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