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地铁几站2块?
作为沈阳人,这个问题我有权利答! 首先明确一点,沈阳目前所有地铁线路(包括在建的)都是采取“低票价、高密度”的运营策略——即便宜,又频繁。 这是由政府主导的轨道交通网络化带来的福利,通过降低起步价和票制,提升乘客乘车体验、刺激市民乘坐轨道车的频率;同时,通过高频率的运输,减少车辆损耗、提高运营效率,进而达到减低成本的目的。
沈阳目前的地铁票价实行的是距离定价法——即起点站到终点站的距离远近确定票价。 比如,从“沈阳站”到“沈阳北站”是6元/人,而“沈阳站”到“三台子”只需要3元/人;同样,从“航空航天大学”到“奥体中心”只要2元/人,而到“沈阳南站”4元/人。 这种定价方法的好处在于,它根据乘客的实际情况不同,确定了不同的票价方案,使公共交通的出行成本更加科学合理。 例如,一般乘客乘坐公交车的支付方式多为投币1元/次或刷卡0.95元/次,如果换乘还需多付一次费用。而对于乘坐地铁一号线的市民来说,即使从“沈阳北站”到“沈阳南站”,最多也就多花2元钱。
当然,这种定价方式也有不足之处,就是对于经常坐地铁上下班,或者中长途出行的人来说,每月最高消费限额并不划算,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不过,随着今后地铁网络的逐步完善,这种“低票价、高密度”的乘车政策会延伸到线网各个车站,并成为沈阳市公共交通出行的主流模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