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材料涨价如何处理?
作为在沪央企,我们也是最近才发现原材料暴涨的诡异现象。因为采购数量都是几百、几千吨的大单,平时也没注意,总觉得价格波动肯定是长期缓慢的。 直到6月10日左右,某供应商突然发来报价,说由于原料暴涨,他们被迫提高售价,希望我们能尽快下单,因为他们也不知道能维持多久。我们看了供货合同,条款里确实没有约定价格调整的相关事宜,于是赶紧找人询价,重新评估成本。
还好,所采购的产品都属于标准件范畴,虽然价格上涨较多,但通过设计变更、加工作业内容等方式可以部分消化;另外,也有一部分是可以进口替代的,只需要加急采购就可以顺利过渡。 但问题是,这些都需要时间啊!
最棘手的还是那些规格比较少,且必须由国内生产的产品。虽然单价上涨不多,但用量较大,短时间内无法找到合适的供应商,真不知该咋处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