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属于五行哪个区?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道,它们呈网络状分布整个机体。《黄帝内经》中所说的"经脉"也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神经纤维,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及周围神经系统(内脏神经和外周神经);“络脉”指的是微细血管,而“经筋”则指肌肉筋膜内的细小管道。这些形态结构与五行没有必然联系,所以不能以五行的属性来区分他们的分布区域。
但是中医把人体经络和脏腑联系起来考虑时就形成了经络脏腑学派,这一派认为,人体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与十二经脉、奇经八脉有密切的关系,如《灵枢·本输篇》中说:“胃气乃平,五脏六腑皆安矣。”又说:“手太阴肺经……其支者,从腕后直臂上肩,入缺盆,络肺,属胸中的经脉也。”将经络与五脏六腑的位置通过纵坐标标出,就可以观察到它们的对应关系。 这种关系是用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来阐明的。
首先,我们将脏腑划分成五大类,即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以及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道、女子胞)。
其次,我们对每一类又进行了细分。比如,在五脏中,心分为心火与心阴,肺分为肺气与肺阴,肾分为肾阳与肾阴。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具体脏腑的阴阳情况来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疾病的性质。 最后,我们再把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全部纳入表中,就能完成一个综合的经络脏腑图了。
临床实践中,医生往往是综合考察病人的症状,单用一种方法(如单用经络诊断)进行诊断是极为简化的。我们这里介绍这个方法的目的在于提示大家,运用中医知识进行自我保健与康复时,可以适当运用这个原理,从整体上调节自己的生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