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怎么跨黄浦江?

桂昭志桂昭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上海最早的一条跨江地铁,是地铁四号线的南段(大木桥站-西藏北路站),于2005年12月31日开通试运营。 当时的设计,是建隧道穿过黄浦江底,然后在对面搭建起轨道线路。由于对黄浦江底的挖掘有可能导致江水倒灌进入隧道,造成危险,因此这一方案遭到了不少市民的质疑与反对。最后经过专家论证,采用了在江两岸各建造一座互通桥梁的方案。即现在的光复路通道和宝山路/横浜通道。

但这样的设计也存在缺陷——两条通道的车厢通过渡车设备进行连接,使得车辆需要停在桥上通过渡轮过黄浦江,运行效率较低。而且两条通道由于受地形限制,采用下行的明挖法施工,造成周边交通极为拥堵。

之后,建设部门考虑到周边居民和商户的需求,又先后实施了人民路通道、静安寺广场改造等工程,以改善周边地区交通组织和环境形象。 目前,正在建设的14号线在建的是东西走向的线路,要跨越苏州河及延安西路高架,途经静安寺、人民广场等地,并在静安寺附近与地铁2号线、12号线形成交叉。

不过要提及的是,除了上述已经通车的几条线路,还有多条线路即将在近期内开工建设,比如机场联络线(虹桥枢纽—浦东国际机场)、崇明线(裕安站—堡镇站)、嘉定线等等。

吕佽勇吕佽勇优质答主

先引用一段来自维基百科的关于《旧上海南京西路地区道路规划》的文章,因为涉及到一些敏感内容(尤其是和租界、法租界的冲突)所以我就不贴原文了,但是大概意思还是有的 首先说结论,当时确实有一个计划要建一座浮桥,把静安寺一带和新闸路连起来。而且这座桥并不是临时性的,是有一定的使用寿命预期的。

然后我们来说说为什么当时会有这样的想法,那就是1930年至1950年之间,上海的人口爆炸式增长。由于上海没有足够多的土地来容纳新增人口,所以就产生了向外扩张的需求。而当时的外环就是苏州河与北苏州路附近(也就是今光复路上面),因此需要从那里找一块地作为新市区的起点。但问题是这里已经聚集了大量的住宅和工厂,如果直接从这块地方起笔画一个新区域的话将会受到非常多的阻碍(主要是社会和经济上的阻力);于是乎就通过在苏州河边堆山造景的方式将静安区一带圈出来作为新的行政区,然后在上面修筑马路并铺上混凝土路面(这样就能抵抗洪水并且防止以后出现内涝)。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要在地上画一个区就要在地下面打通一个洞让两边的交通能顺利通行,那么就需要架一座桥梁或者地下通道之类的玩意儿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