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五行什么属性?
在现代汉语中,“金木水火土”这五个字的结构是:“金字旁”“木字旁”“三点水”“火字边”“土字旁”。 它们跟古汉语的“金木水火土”是不同的。 五行的原始含义与这五个字形无关。 “五”和“行”的本义是什么? 我不怀疑有人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但是我没有看到对这两个字的原义的说明能够得到普遍认可。 所以我打算从自己的研究出发对此加以解释。这个研究的主要成果发表在我的《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研究(上)》一书中第10-34页、第576-589页以及附录三之中。 在本文中,我将首先讨论一下为什么我的研究成果能够得到普遍认同。然后介绍一下我对“五”和“行”的原义的解释。 下面就是我关于此问题的论述。
一. 为何我的结论能够被广泛接受?
我的上述成果得到了一些读者的承认和支持[1]。他们指出:虽然他们对我的观点还不能完全理解或支持,但是他们愿意相信我是对的。这是因为我认为,如果我能用别的方法来证明我的基本框架中的某些方面是正确的或合理的话,那么人们就会逐渐接受它了。 这表明,我所提出的有关中国古代思想起源的问题是有道理的,并且有可能得到解决。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
二. 为什么我的这些成果会被人接受?
在我看来,有以下四点原因: 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五行说”的历史地位。在古代中国思想家中,没有一个思想家和学派能够像商朝末年的箕子和周初的周公那样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以至于我们今天还在使用古代的思想家创造的语言形式来描述自己生活中的事物。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历史文献记载中,而且也渗透到了今天的一些人对于自身文化传统的了解当中去了。
第二点是五行说的历史意义。在中国历史上,有一种说法叫做“天不变道亦不变”(王弼语)。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要遵守一个规律或者原则。所以中国人常说:"天下之事万变不离其宗”——也就是要找到那个根本的东西(即天道)。而五行学说恰恰就是这样一种理论体系:它是用简单朴素的语言来说明世界是如何构成的这样一种最基本和最朴素的现象的。这就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们所说的宇宙图式。 第三点就是五行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所带来的启示。
第四点我把它称为“可能性假设方法”。这种方法是指将某个特定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相互独立的步骤来进行分析的一种研究策略。这个方法的核心在于:当我们在对一个复杂的问题进行研究时,往往需要将其拆解开来才能看得更清楚明白些———而这种拆分工作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我们之所以能这么做是因为每一个步骤都相对独立于其他部分,且彼此之间没有什么直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