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子五行属什么?
这个问题很简单,但被各种神神鬼鬼的说法搞得很玄乎很复杂似的。 五行这个观念起源于古代中国对世界的认识,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所构成的。但这只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朴素观点而已,在现代社会已经被证明是片面的、不科学的了。
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世界是由四种基本粒子构成——即电子、光子、夸克和中性子。而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有机物)。至于人体呢,更是由几十亿个细胞及大量无机物构成,怎么会是“五行”中的任何一个或者几个元素呢! 但古人都这么说了,我们就得认,否则就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对不对?那五行到底是指什么呢?它最初只代表五个物理量度单位,是古人用来表示物体大小的五个概念——“五”是一个虚数,不是具体数字。它们分别是:
一、指自然界(比如天体或大自然)的大小; 二、指人的头发粗细与手指宽度之比; 三、指人的一指宽的长度; 四、指人的一拳宽度; 五、指人的小拇指的宽度。 “行”指的是运动的意思。这五个量度单位的运动速度是不同的——天体的公转和自转速度最快,人走路最慢。古人用阴阳学说将五个量度单位分为两类,一类叫阳类,一类叫阴类。不同类的取同一个数字相加,其和必为5。例如阳类的第一个数是天的个数,第二个数是地的个数(古代地也是指大地而非具体土地),第三个数是“三”,第四个数是手的个数,第五个数是脚的个数……所以“天三地四五”。这样就把这五类物质分成两大类: 一、阳类:金木水火; 二、阴类:土。 这样就有了“五行”——木火土金水。这就是五行最早最原始的含义,跟金木水火土没有任何关系,而且这个名称后来也没再发展下去。 再往后,人们把阴阳五行的思想用到很多领域,比如做判断的时候用“否极泰来”,讲变化的时候用“五行相生相克”等等,虽然这些都不符合近代自然科学的基本方法,但却成了我们处理问题的基本思维方式之一。因此,尽管现在我们知道了它是片面的甚至是反科学的,也不能轻易抛弃不用啊~ 所以娜子的五行属啥?她既不是动物也不是植物,更不是矿物和水……那还能是什么?自然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