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再难出刘翔?
我们得肯定一个事实——以现今中国之能力,已经很难再培养出像刘翔这样的“天才”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且听本人慢慢道来…… 先说说我国短跑项目的现状吧! 相信大家都对13年刘翔因伤退赛的疼痛历历在目,之后刘翔退役,徐莉佳接班,成为中国首位奥运冠军田径运动员。
然而时过境迁,现如今我国的短跑项目并没有取得太大的突破,在亚洲乃至世界级别的比赛中鲜有佳绩。代表选手苏炳添也在去年遭遇了生涯滑铁卢——无缘东京奥运会。 造成目前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我国现阶段缺少优秀的短跑教练员。
一个好的教练对于选手的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纵观全球各大顶级联赛,哪一个顶级球队不是拥有顶尖教练的队伍?巴西队教练斯科拉有着“足球教授”之称;美国男篮主教练波波维奇更是被球迷们称为“大师”…… 而反观国内,竞技体育领域优秀教练的缺口非常大。除了专业的体育院校培养之外,很多教练都是通过业余训练班完成自己的教练学习目标。这样的培训体系之下,怎么能够指望能够培养出像刘翔一样的天才?
其次是群众基础差,锻炼不够。 刘翔从小就在上海闸北区少年宫练跑,起步还算晚的。他9岁开始练跑,而大多数小运动员都是5-6岁开始启动体育运动专项训练。也就是说刘翔虽然起步晚,但是他利用有限的时间,完成了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这跟他的天赋异禀密不可分,同时也跟他从小一直坚持锻炼身体密切相关。
看看我们现在身边多少人为了减肥而尝试各种方法?又有多少孩子因为训练而导致身高体重远超正常标准?大家身体素质普遍下降,加上如今人们生活压力增大,空闲时间少,能够抽出来的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就更少了。如此弱的身体素质如何能够支撑我们在体育项目中取得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