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是谁设计的?

赵静文赵静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朱启钤是“民国建筑学家”恐怕不太合适,但他肯定是当时中国为数不多的有建筑审美、懂建筑学的人之一——比他的同僚王士琦、刘燕池等人都要强些;说他有“民国风骨”“民国气节”似乎也有些贴切…… 他参与设计了北大、清华等校园建筑(他的学生吴良镛曾获得2012年度建筑界最高奖项——“梁思成奖”);主持建造了国子监祭酒坊(现国子监博物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现中国历史研究院)等大型公共建筑;主持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起草地、段祺瑞执政府、张作霖大帅府等民国政治建筑的改造和设计工作……

当然他最出名的作品是他主持设计的正阳门箭楼及复建工程,这项目不仅轰动一时,还让他获得了日本帝制宪政博士的学位——这是日本明治维新后的第一个外国博士。 顺便提一句,因为父系家族里有个叔祖曾在乾隆年间因“贪污”被流放到辽东,所以在清末民初有些亲戚要认他这个“贵人”为祖先,但都被他严词拒绝。 这么说来,朱启钤应该是有“爱国之情”“独立之风骨”的吧? 再说说他的经历。 他生于贵阳,早年随父亲在北京读书,1904年考入京师同文馆(后来的京师大学堂)西语科学习,1906年毕业后赴德国留学,1913年获柏林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学位,并成为普鲁士工科大学院士。 1917年底,冯玉祥赶跑曹锟,在天津南郊张园迎立黎元洪任大总统,将国民军总司令部设在张园后,为了“修饰门面”,请朱启钤负责改建和装修。(据说后来蒋中正主皖时,也请他帮蒋的弟弟蒋纬国改建过住宅。)

1928年后,奉系在北伐战争中败退华北,以河北、河南、山东为中心建立东北政权;张学良接管了北平市政府,同时接管了北平市建设局。此时朱启钤已退休居津,受到新任市政当局的委托,于1929年和友人联名向张作霖呈递了一份《复兴北平计划草案》,其中对平城的地理、道路、沟洫、交通、市政提出了重新规划和建设的意见。这一方案得到了张作霖的赏识,遂命其子少帅张汉卿(张学良的字)聘请朱氏主持重建工作。 于是年逾花甲的朱启钤开始二度出山,受命担任新建的“北平特别市市长”兼“北平市政府建设局长”(副局长由徐谦兼任)。就任之日,他在就职演说中反复强调:“本市财政极为困难……一切费用当秉俭约原则,力求节省……”为此他不仅自己“克勤克俭”——住进了旧鼓楼大街原日本陆军医院改为的市长公署,而且要求下属也都要搬到此处办公,不巧的是这座房子当年是因为日军侵华而闲置下来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