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项目如何判断好坏?
首先需要明确,投资不是一种主观评价,而是一种客观存在;所谓“好”与“坏”也不是由个人喜好决定的。因此判断是否值得投资,只能从商业本质上去考虑问题。 影响投资成败的因素很多,有宏观上的,比如经济周期、货币政策;也有中观上的,比如行业生命周期、供求关系;还有微观上的,如管理能力、团队建设等。但无论因素如何多,归结起来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能否实现预期的收益率;二是有无充分的风险控制措施。
任何项目只要能在两方面都满足要求,那就是一个好项目了。 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我们如何才能预计某个项目未来的收益(或损失)呢? 这其实就是风险与决策的关系,一项好的决策必须是在接受一定风险的基础上做出的。如果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即收益增益高于机会成本,那么这项决策就是值得的。
而风险评估实际上就是估计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以及这种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然后做出相应的决策。因此风险评估最终也是建立在概率基础上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计算风险值来对投资项目做出评估。 风险值=\sqrt{PD(损失的可能性)} 其中 PD 为损失的概率。 我们先看看上面公式中各个变量代表的意义。
PD:表示损失或者负面事件发生的概率。比如说一个项目的盈利率是10%,标准差是20%,那么它的PD=0.2=20%,这意味着每投入100元,最大可能只会得到10元的利润;反之,它损失的金额也会最多为20元。
L:表示损失的金额。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讨论的损失应该是指现金损失,因此对于非上市公司来说,其市值损失不应该作为研究对象。否则的话,那些亏损的企业就应该全部关停了。因为继续经营下去只会让损失扩大化。
G:表示获得收益的金额。和 L 一样,这里强调的收益是“现金流”而非企业的账面利润,否则的话,那些只交税不交钱的企业岂不是要亏惨?
R \geq r_e:是指期望收益必须大于等于预期的最低收益,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保底”。这个 “保底的收益”就是我们进行决策的时候所需要的报酬率。
假设某项投资同时具备以上四个条件,则该投资方案可行。否则的话,就需要重新对方案进行调整,直至符合所有限制条件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