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什么时候发现塑料?
1920年,美国人发明了热塑性塑料挤出成型工艺,从此塑料进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飞速发展,民众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人们对工业产品的要求不再仅仅满足于耐用、实用,开始要求美观,追求个性。传统金属材料很难满足这样的需求,于是美国人将目光转向了刚刚问世不久的热塑性塑料。
热塑性塑料具有可塑性强、可加工成型、色彩丰富等特点,能够胜任装饰和功能型两个领域的需求。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热塑性塑料开始大量取代传统的金属材料和木材,应用于家居、汽车、电子产品等领域。
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各大塑料制造商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花色,以满足市场的需求。1936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指控塑料行业存在垄断行为,随后各大塑料厂成立行业协会,共同制定价格、限制产量以稳定市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加入同盟国阵营,与英国等盟国联合研制出了包括雷达、原子弹在内的诸多尖端科技,使得美军在全球战场上始终拥有制空权和制海权。
随着战争的胜利,美国的经济实力和制造业水平都达到空前的高度,人们生活水平和品质也迎来一次飞跃。在这期间,热塑性塑料的加工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各种高性能新原料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美国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停滞不前;同时,日本和欧洲制造业崛起,美国制造业开始外迁,国内就业机会减少,贫富差距扩大。
这一时期,人们开始反思过度依赖石油及石化产业带来的问题,对塑料的消费也逐渐产生了质疑。1976年,美国和加拿大首次缔结了《保护海洋环境协定》,限制海洋废弃物排放;1986年,两国又签订了《有毒物质排放禁令》,严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有毒原材料。在这一系列法规出台后,欧美各国开始逐步淘汰含溴氟利昂等有害物质,研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和生物分解技术,大力发展可降解塑料,努力降低塑料对环境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