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臼有镇宅作用吗?

董征学董征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打”字应该改为“捣”字。 2.用石臼舂米,在古代是常见的生活景象。它除了具有食用价值外,其实还兼具着重要的礼仪功能。在周代,皇帝举行的“大傩”祭祀中就有“击石拊石”的环节;汉代画象石中也经常出现舂米的场景。从考古发现的史料来看,湖南宁乡出土过一件春秋时期楚国的量器,上面就雕刻有4个身着袍服、臂缠布带而正在“捣米”的人像。陕西西安曾出土过一件西周的陶水排,底部也有4个人形物手握木槌,正对着3个圆孔中的中心处做“捣米”的动作。这些实物都说明了“舂米”在古人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这种工具的普遍性。 (来源于百度百科)

楼主所说的用来“打粮食”的石臼,实际上应该是“捣”粮食。古代的石臼确实主要被用来“捣”(细切)食物,而不是“打”(粗碎)食物。这从汉字“搗”的字形就能看出来——“搗”字左边是一个“米”字,右边是个“旦”字,合起来就是“早晨拿杵去捣(米)”的意思——也就是说古汉语里的“擣”字意思就是用杵去捣,所謂“擣衣”就是用杵去捣衣物。《礼记·檀弓下》中有“施帐,设捶,以待昏暮”一句,其中的“捶”字也是指代“杵”。又如《周礼·考工记》中也有“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的说法,其中“攻皮之工”的第一个“攻”字也是代表“搗”的同义词。所以石臼是用来“捣”东西的。

至于能不能“打”,我想应该可以吧。毕竟现代汉语里“打”的意思比古文丰富很多,有“冲撞”“打击”“敲击”等含义,那么用它表达“用力连续撞击物体”的意思也应该没问题,只不过这样理解的话,“打”的意思和现代汉语中的其他动词重叠了,显得意思比较模糊,不够精准。 “石臼”两个字连起来的本义就是指“用石臼舂米”,引申一下是指“用石质器具舂米”,再引申一下是指“用石料建筑房屋”等等……总之“石”是主要的材料。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