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板桥小区别墅?
作为住在这附近的原住民,我来讲讲吧。 首先这个别墅区是建在原虹桥机场的东区域,当时为了修路(延安中路)所以拆迁了我们这里,但拆迁之后因为规划问题(可能还有其它很多原因)这个别墅项目就停下来了。然后后来就有了这个“烂尾”的说法。 事实上并不是烂尾,这个别墅区在规划上本来就不是按别墅来设计的!这里的别墅其实只是排屋,而真正顶级的别墅是在延安中路旁边,当时在上海的顶级豪宅地段之一,也是现在上海房价天价的所在。
这些房子在90年代最初设计的是这样↓ (图片来自网络) 大家可以看看平面图,所谓一别墅三套房的设计是这样的: 一栋房子三层,三个房间各自独立,中间客厅、厨房等公共空间相连。这样的设计本意是为了保证每个家庭成员的生活私密性同时又能共享空间。不过在当时中国的大环境下这个户型的利用率是非常低的——因为中国人都是大家庭一起住的嘛。 所以你看,这就是当时宣传的大卖点——“别墅级”的规划。
但后来发生了拆迁和烂尾的事情(详情可以去搜“上海虹桥机场附近拆迁”),这些房就被弃用着了。 但这里要提到的是,虽然这些房子的外立面看起来确实比较“旧”,但其实它们在90年代初期都是新楼房,而且非常现代,只不过由于后来没利用起来,因此没维护造成的观感上的陈旧感而已。
那么为什么我说这里不是烂尾呢?事实就是这里一直有人居住(当然也有人租给我家),而且居住的人数还不算少。 因为这里毕竟离市中心近,交通便捷,配套完善。
而且从建筑本身来说无论是公寓还是别墅,都具备完善的居住功能。
最关键的是,这里是上海,一个房子你能指望它能有多大的升值潜力? 我来给你算算账,1997年这里刚停工的时候听说有外宾来看过,当时准备以每平方米8000块钱的价格收购(这已经是当年的天价了,毕竟这可是“虹桥枢纽”呀),但被外交部拒绝了(估计是怕外交影响)。
2003年的时候这里又被央视新闻报道过,称其为“史上最牛烂尾楼”,据说当时电视台的解说词中这样说的: 这幢高楼已经荒废多年,大楼内的电梯早已停止运行,40多户居民上下楼都要爬楼梯。由于长期得不到修复,这幢大楼内有5个楼层的下水管道不断往外冒水,气味熏人。 大楼内还住着一家养老院,院长说,他们当初就是看中这所大楼地理位置佳,交通便利,且价格低廉才搬到这里来的。 是的,你没看错,2003年这里是作为“烂尾楼”出名的,新闻里称这里有40多户居民,还有一个养老院。
2012年的时候我家搬到这个小区,那时候里面已经相当破旧了,但是确实能看到有住户,特别是低层住户,因为带花园的洋房其实非常适合居住。 至于顶楼的房子,当年因为漏水严重基本没人买。
对了,补充一句,这间所谓“烂尾楼”里的住宅,其实在外滩沿江地段算是便宜的了。 真要对比的话,隔壁“中凯城市之光”同是拆迁安置房,同样有一室一厅一厨一卫一阳台,面积却比这里要大一些,卖的价格却是这儿的两三倍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