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郊区有哪些?
严格来说,广州没有郊区这个概念! 虽然大家嘴里说的“郊区”就是指远离中心城区的广州北部和东部地区,但广州官方并没有把这样的地带定义为“郊区”。 因为“郊区”在地理学上指的是距离市中心有一定车程(一般30公里)以上,且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的近远郊地带。而广州除了东北和东部外,其他区域基本都被群山环绕,显然不符合郊区的定义。
所以在广州,大家能买到的房子只能是地铁通勤20分钟内能达到的一个“微城市”,也就是“1小时生活圈”内。如果通勤时间超过一小时,那也只能说明你的居住地确实属于偏远了....... 但如果考虑到工作通勤的因素,则又涉及另一个话题了——即广州各个区域之间发展极度不平衡的问题。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市辖县”的省会城市,广州下辖的区几乎都是由县级市撤设而来,这些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着天差地别的情况。例如位于华南地区的天河区,GDP高达4795亿元,超过了北京朝阳区,位居全国第一;然而与天河一水之隔的老牌郊区白云区,GDP却只有1886亿,还不到天河的三分之一,甚至不如有些省会的市区。
经济发达的天河可以说已经融入市中心,其繁华程度丝毫不亚于越秀区。而经济落后的白云区则始终被当成市中心的远郊,不过从通勤时长来看,两者相差并不远。所以从实际生活体验角度来看,在天河工作生活而在白云居住的人,确实需要额外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成本。
师雁优质答主白云区
白云区是广州市十区二市之一,是广州市的北大门,位于广州市的北部,东起丫荷村、棠头村经棠景沙、新市墟、棠涌至黄石路与越秀区、天河区接界;西至江高镇大田村与佛山市南海区交界;南起黄石路,至白云山西麓沐陂、平沙村与越秀区、天河区、萝岗区接壤;北至帽峰山、大兰山一带与花都区、从化市分界。全区辖22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区域总面积383.65平方公里。2003年末全区常住人口180.39万,其中户籍人口115.38万,暂住人口65.01万。有汉、满、回、壮、瑶、土家等22个民族,其中汉族约占总人口的99.3%以上。白云区是广东省著名侨乡之一,有港澳台同胞28万多人,华侨4万多人,主要分布在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美国及港、澳地区。
广州市白云区位于广州市北部。辖5个街道、19个镇,面积384.55平方千米,人口105.51万(1999年)。区人民政府驻白云大道北1826号(黄石街道)。该区历史上属南宁县。宋代划属高要郡。元代属南海县神山场、白云场。明代永乐年间分场时,分出良田、夏良2个乡,归增城县统辖,良田乡有今江高镇的大同、大岗、大田、茶岗、黄庄村及均禾镇的清湖、石马村等;夏良乡有今太和镇的和塘、南村、北村、大沥村及嘉禾镇的望岗、长红、长湴、长盛、长泰村等。1952年从增城县划出良田、夏良2乡,并入南海县白云区。1956年区撤乡、并镇,设置28个乡。1957年8月更名为白云区,1958年9月改设白云人民公社。1959年8月从越秀区、黄埔区各析出部分地域并入。1961年6月分为东郊、白云2区,1964年12月合并为白云区。1997年,面积386平方千米,人口110.6万,辖嘉禾、蚌湖、棠景、黄石、永平、同和、石井、松洲8个镇和景泰1个街道及白云山景区。政府驻黄石东源西街6号。境内地势起伏,北高南低,北为丘陵、山地,南为平原、洼地。主要河流有西、北江和珠江干流。京广、平南、江村等铁路和广梅、广从、增从等公路经过。产稻。有饮料、机械、电器、橡胶、丝织、制衣、制革、农具等工业。林产品有木材、果品、竹器和药材。著名风景名胜有白云山、九龙泉、帽峰山、白水寨、竹料黄龙溪、五龙岗、黄石莲塘古庙、三台塔等。
黄埔区
黄埔区是广东省广州市属市辖区,位于珠江河口、广州港中上游地区,是广州市与香港、澳门和东南亚相邻最近的城区之一,地理上南临太平洋,西通珠江口,北接白云山东延部分,东连增城市。黄埔区辖20个街道、镇,区域总面积440.8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60万人。辖穗东、文冲、夏港、鱼珠、黄埔、南岗、红山、龙湖、新港、穗官新城共10个街道和长洲、新塘、乌石、大沙、永和、九龙、九佛、永宁、新田9个镇,209个社区(含村委会)和居委。2002年,区域面积45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4万,辖10个街道、9个镇。区政府驻夏港街开发路338号。黄埔区是广州市的老城区之一,1994年撤市设区,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地区之一。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广州的南大门,南隔狮子洋与深圳、香港相邻,北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