苢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尚书·洪范》中有云:“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这是我国古代最早关于五行属性内容的记载。 中医理论中,五脏被分属阴阳五行的不同属性。其中,肝、脾、肺都属阴,心、肾属阳;木生火,心火上升,温煦肺金(阳性);土生金,肺吸入清气下降,滋养脾胃(阴性);水生木,肝气条达,气机运行,利于脾的运化功能(阳性);金克木,肺气肃降,节制肝脏升发太过,有利于脾的运化(阴性);火生土,胃腐熟之水谷通过脾气周流,化生气血以养心(阴性);土克水,脾虚不能输布津液,湿聚成痰,困遏脾土(阳性)。 在中药的药性归类上,也有五行之分。
1.五行与五脏:木——肝胆火——心脏 金——肺大肠 水——膀胱和肾 土——脾脏和胃部 火——心脏 小肠 大热天气子——三焦 2.五行与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此指药物的气味归经而言,并非药物必须具有的气味) 3.五行与颜色:青黑赤白黄蓝绿红紫灰 白——金的本色 青——肝经的本色 赤——心经的血色 黄——脾土的颜色 黑——肾水的颜色 蓝——三焦的水气 绿——肝气的色调 4.五行与季节:春升腾,夏浮长,秋收敛,冬潜藏 5.五行与病变: 木——肝病 火——心病 土——脾病 金——肺病 水——肾病 五脏之间关系密切,不可分割。
在临床上治疗疾病时,常采用“子病治母”“母病治子”“子病治孙”等方法。例如:心火上炎导致的口舌糜烂,可以清心火,同时滋肾阴;肝火犯胃导致的胃脘痛、呕吐、口苦,可以清肝泻火的同时疏肝理气来治疗;肾虚水肿,可以补肾益气,同时健脾利水消肿;慢性肾炎尿蛋白居高不下,可以健脾益气养阴,同时固肾涩精;感冒后长时间咳嗽,肺虚及脾,可以健脾益气,同时补肺气,宣通肺气以止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