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在五行是什么颜色?
先说一下,中国古代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的,西方现代科学证实了这五种元素的存在,并进一步证明这是5种基本的粒子——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夸克-胶子的色荷,并且这5个基本粒子通过强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以及弱相互作用的媒介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140多种基本粒子。 但中国哲学不是这样看的,他们认为金木水火土是五个运动方式: 这里面的土不是现在的土,而是指土的性质——承载、化育万物;也不是我们现在说的土(元素)的颜色,而是一种状态。
《说文解字》中的“土”: 土,土也,象形。凡土之属皆从土。 《广韵·户谷切》中的“土”: 土,地之气。 从文字学来看,“土”表示的是大地生养的万物,而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大地的元素或颜色。
《周礼·考工记》中有“画缋之事杂五采以错之”,郑玄注:“缋,绘也。土谓之埴,木谓之梓,金谓之镛,水谓之漆,火谓之赭垩。”“土”在这里表示的是颜料。
《周礼·大宗伯》:“春祭日,夏祭月,秋祭风,冬祭雪。”贾公彦疏:“此四时所祭者,土、火、水、木也……土,谓社稷。”这里的“土”表示的就是土壤,用来种植庄稼的土地。
春秋战国时期的《国语·鲁语上》记载季札观乐时的评论:“美哉!尽善矣!尚和且平。”韦昭注:“土,地道也。”说明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土地有刚柔之别。《尚书·尧典》:“土圭度句,角斗钧衡。”指的是测量土地的仪器和制度。 可见,周朝时期的人们已经认识到了“土”有不同形态的含义,而且这种认识被后来的儒家继承下去。如《论语·先进》:“由也升堂,未入其室。”宋朱熹注:“升堂,登第也。入其室,至其官而居焉。由此可知,升堂比室小。”这说明,如果“土”象征仕途的话,上升得顶点就是“室”——最高的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