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萱多少画五行?
康熙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672——1735)的“胤”字,康熙五十二年乙未(公元1713年)二月初四日辰时登基,六十一年壬寅腊月廿七日丑时禅位,在位六十一年,是顺治帝第三子。其名字中的 “胤”字为康熙帝御赐字号,《钦定清圣祖实录》卷一百六十四记载,“上命王公大臣等拟胤禛宝册,胤禛名讳,雍正音同‘允’字。” “胤”字的笔画数应该按“允”字计算。而“允”字笔画数为4笔,所以“胤”字也应该是4笔。
但是,康熙帝名字的“玄烨”二字,其“玄”字却并非繁体字“玄”,而是一个特例。 据《康熙字典》载,“玄”字在“玉篇”“集韵”“正韵”中均读如“元”,而“元”字笔画数为4笔。因此很多书籍都误认为“玄”字笔画数为4笔,比如《康熙大典(点校本)》引黄周诰《皇清太学博加五级宋府君传》:“(康熙)帝天资睿哲,文武全才。姓爱新觉罗氏。曰玄烨者,即其年号也。玄烨之玄,取《易》‘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之意。” 其实,“玄烨”之“玄”字是一个异体字,它的正确读音应为xuán。 “玄”字作此解时,在“玉篇”“集韵”“正字通”“广韵”里读如“弦”,而在“康熙字典”里则读如“宣”。据此可知,玄烨之名实际应写作“玄宣烨”。
玄烨这个名字是在其即位之后所取。《钦定大清会典》卷一○三记载,“康熙二十四年闰七月丙午,上以皇太子生母敏妃氏微贱,宜另立庙号,谥法惟殷宗得称高,乃追崇为先太祖高皇帝;皇太袓仁孝皇后,世表嫡母,孝昭仁皇后为圣母。又上先朝尊称曰皇祖,近世称曰皇考。上即位后,思太祖创业艰难,欲立庙号,恐无谥法可循,乃别立庙制,名曰太祖。二年三月癸酉,奉太祖入太庙。上以太宗文武全才,创业垂统,欲建极尊称号,又恐与前代帝王混同,遂选历代帝王名号中‘祖’‘宗’两字,以纪太祖、太宗。自太祖以次各帝,俱遵此号为祖号为宗……” 由此可知,康熙帝的名字和父祖的名字都是“祖”“宗”兼用,而“祖”“宗”在古代汉语里含义相当,都有“尊称已故祖先”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