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业和持续的区别?

辛沅辛沅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其实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企业持续的问题,另一个是企业的状态(在业)问题 先说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在发展的时候不要过度依赖资源、环境给自己带来的红利,要预留出未来的发展空间。否则就可能出现德国煤钢联盟那样的悲剧。

再说第二个问题——企业的在业状态 在会计准则中,企业分为非流动资产和非资产负债两大类,对应的企业的状态也有在营和非在营之分。 对于财务报告来说,在业的非流动资产和非负债类资产对应的是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等;不在业的企业就没有这些资产的列报,取而代之的是将它们计为营业外收入和支出。 而在业还是非在业对于流动资产是没有影响的。

那么回到主题,一个企业是否可持续,从长远来看取决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否产生了足够的现金流量支持公司的运营,也就是说这个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能否覆盖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并留有一定的富余。如果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不能实现收支平衡,或者即使能平衡却要靠外部融资维持,那么这个企业就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

当然,这里仅仅考虑了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没有考虑投资的现金流,因为投资行为本身会带来未来收益的预期,所以单纯用经营现金流来衡量可能并不足够。但是我认为一个健康经营的企业应该具有充足的经营性现金流,因此可以用它作为判断企业是否可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冷瑶冷瑶优质答主

企业存续期间包含正常经营、停止经营、破产清算、歇业。

企业在业包含正常经营和停止经营,也就是存续但不在经营的状态,例如:吊销未注销。停止经营一般是因为企业被吊销未注销或业务暂停、暂时亏损等原因,这类企业还存续但不在经营。

企业注销包含破产清算、歇业、吊销,通常我们说的关闭也就是指企业终止了存续。

根据《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三十条,企业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记主管机关可以根据情况分别给以警告、罚款、没收非法所得、停业整顿、扣缴、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处罚:

(一)登记中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或者未经核准登记擅自开业的;

(二)擅自改变主要登记事项或者超出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经营活动的;

(三)不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年检、注册的;

(四)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或者出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的;

(五)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

(六)从事非法经营活动的。

对有上述所列行为的企业法人需要封闭进行整顿,或者由于其他原因需要休止营业同时又不涉及破产清算的,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可

以办理歇业手续。

因此,歇业包含扣缴、吊销和停业整顿,通常是因为出现违法行为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停止营业,这种情况下企业不能继续从事经营活动,企业终止存续。

如果是企业资不抵债,无力偿还全部债务,可以申请或被申请破产,破产清算后企业终止存续的,通常指进入破产程序进行破产清算。

综上,在业包含正常经营和停止经营(存续但不在经营),企业注销包含破产清算、歇业、吊销。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