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下秋冬怎么分五行?
五行在四季中的分配是:春木、夏火、秋金、冬水,每季各占三个节气。 春季从立春到立夏(春分)共有60天,其中21天为木,49天为火; 夏季从立夏到立秋(夏至)有90天,其中55天为火,35天为土; 秋季从立秋到立冬(秋分)82天,其中49天为金,33天为水; 冬季从立冬到大寒(冬至)114天,其中67天为水,47天为木; 每年春分开始新的循环。 所以你的问题其实是在问,冬水与春木有什么关系吗? 答案是,没有关系! 但是,有关系又怎样呢? 中医理论中,五行的相生相克说的是自然界的生克规律,春天花木生长是受到阳气作用的结果,这个阳就是木,它生火,也就是说木生火是有道理的。但是到了冬天,水克火也是有道理的。所以不能说水克火,或者火生木就认为是不对的。
自然界就是这样,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没有春的生发哪有夏的生长,没有春的储存哪有秋的收获。所以春的作用是什么?生,生发,这就是春的特点。如果春不能生发,那么接下来的一切都没有了意义。
同样,冬水的封冻也不是无用之功,它是为了来年春天的发芽成长积蓄力量。如果没有它的封闭,没有它的冻结,树木怎么可能拥有充足的养分来迎接春的来临。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水是生命的源泉也不为过。 反过来,如果说,你身体某部位缺水,或者说血液里缺水,那肯定是错的。身体会发出信号,让你补充水分。
同理,说你体内火气大,也是错的。应该说是你的肾水不足,也就是内分泌系统出了问题,导致你的身体出现阴虚火旺的情况。这个时候,滋阴补肾才是正道。如果一味清热降火,那就本末倒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