莬的五行是什么?
菟(Tù),五行属火,本义是菟草,即马齿苋属草本植物。 《礼记·月令》中有“天子乃斋,百官御事,承之以菟丝”的句子,说明这种草很娇气,需“斋”而后“奉”之。郑玄注解说,“菟丝、蒺藜之属也……蔓生,子著叶上而尖细,其色青翠。”“如蚕,能结,故曰菟丝。” 晋代崔豹的《古今注》中载有“兔丝”条,引用了汉代的桓宽的话来解释名字的由来,很有意思——言“兔丝出西域,汉武帝使张骞使月氏国,求取胡麻及兔丝种以种人之。初,汉地野无兔丝,惟京师以东,池泽多生此物;至西河、太原、朔方、雁门之间,遍地皆生。”
可见这兔丝是从国外引进的东西,而且一引进就到处蔓延。不过,这兔丝可不是兔子下的崽儿!崔豹解释说,这玩意儿“蔓生如兔,缘木而上。触树,其茎折,其叶堕。有花而黑黄色,成实而紫黑色。”至于名字嘛——“此草柔如水,细滑而有光泽,故名‘兔丝’。” 以上所说均为“兔丝”,也就是现在的“菟丝”。还有一种叫“地肤”的植物在东汉末年也有“兔丝”之称,但名称的来源已不可考。因为古人所说的“兔丝”未必就是今天的“菟丝”。
唐代高诱注解《本草经》时明确说:“菟丝,一名菟葵,一名菟竹,一名兔丝,一名地榆。”他说的“菟丝”显然不是今天这个“菟丝”——它是另一个物种了。他说:“菟丝,属小草,蔓长二三丈。叶细长光软,似柳叶。开黄花,成簇。根生于节间,色白,形如大豆,可吃。苗入土后即不死,自茎杆底部生出白花,结果后为紫黑色。” 这就是一种野菜了,嫩苗可以炒食或者做羹汤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