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元清算中国?
关于元朝为何消灭了宋朝,很多答案都是从政治角度进行的分析,但我认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被忽略了,那就是气候。 元朝处于一个特殊的气候期——小冰河时期。 众所周知,在元朝末期出现了人口锐减的情况,根据《元史》记载:“中统四年夏五月,大雨雹,自山东至于冀南,蝗生,蔽于天日色变。”
“至元二十二年秋八月辛卯,大同路雨栗。甲午,兴州雨粟、豆。” “顺帝后二年间四月己未,大同地裂,水泉涌出,坏禾苗。” 类似的记载还有许多,说明在元朝中后期,黄河流域以及华北平原的降雨量非常大,而且持续时间也很长,这导致了黄河数次改道,地裂洪水频发,农田受损,粮食产量下降,民生艰难。
而这时南方的降水似乎并没有受到影响,因此出现了所谓的“南北旱涝异势”状况(南方多雨,北部多旱),这对南北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北方水土流失严重,耕地质量下降,再加上频繁干旱和地震,导致了农业减产,人民生活困苦,反抗情绪高涨。 而南方由于降水充足,气候温和,自然条件要远远好于北方,加上南方远离中原战乱,所以经济文化发展都远远超过了北方,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南方经济总量超过北方的局面。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因为降雨过多,导致北方水患、蝗灾频仍,土地荒废,农民流离失所,国家不得不增加税收用以赈灾救助,从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支出;而南方雨水充沛,土地适宜,农作物产量高,粮棉产量甚至远远超过了北方,为日后南粮北调,棉布北运创造了条件。
元末农民起义主要就在北方各地爆发,而南下的义军大多势如破竹,就是得益于南方经济的雄厚实力,以及南方人民对北方人民的剥削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