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五行里属什么?

敬真弘敬真弘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是中医基础理论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主要指自然界五种属性的性质,及由此衍生的五行变化原理。五行的具体属性为: 木:具有生发、条达的特性; 火:具有炎热、向上的特性; 土:具有长养、化生的特性; 金:具有清肃、收降的特性; 水:具有润下、流动的特性。

而阴阳则是中国古代用以阐述自然界物质互相联系的一种抽象概念。 它的二重性表现为“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即只有阴或阳其中一者是无法显现其意义的。只有在阴阳二者共存的情况下,才可能相互结合,化生万物。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阴阳者,有名而无实,何谓也?”王冰注曰:“阴阳,气也。形质未著,故但有名而已。”正是由于五行的具体属性为阳(热),阴(寒),所以它们必须与阴阳二者相结合才能生成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等一切组织器官及其功能活动。

这样,在生理状态下,我们可以说五脏(心、肝、脾、肺、肾)为阳,而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为阴。其中阳气主动,阴气主静。阳气有温煦、升腾之功效,阴气则有凉润、下降的作用。 在病理状态下,如果某种疾病导致了某脏腑功能的过于亢奋或者衰退,则相应会出现阳证或者阴证。

如外感热病,由于温热之邪侵袭人体,导致机体功能亢奋,阳气妄行,此时临床可见高热、烦躁、口渴等阳盛症状,称之为“阳证”;反之,若机体感受寒邪,导致机能减退,阴液亏虚,则出现畏寒、喜暖、口干不欲饮等症状,称之为“阴证”。 至于“实证”、“虚证”,则是以脏腑的功能状态为基础,从阳气的亢奋程度和阴液的盈亏状态来区分的。

总之,阳证多属实证,阴证多属虚证。不过,这种实与虚、阴与阳的概念仅仅具有相对性意义,并不存在绝对的实证和阴虚,以及绝对的虚证和阳虚。

冀俞冀俞优质答主

题主是不是想问 ,在阴阳五行的归类中,哪一项代表“阳”,哪一个代表阴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你的研究目的和出发点是什么。 如果说你想从中医的角度出发了解阴阳,那么以《黄帝内经》为纲来说,人体的组织器官可分为心、肝、脾、肺、肾五脏,又分别配属火、木、土、金、水这五个属性,其中火的属性就是“阳性”“热性”的代表;而水的属性则是阴性寒性。 在这样的分类下,你便可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去分辨事物的阳性和阴性了。

但是如果说要站在易学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的话,那就复杂得多了。 因为易学是一门很玄乎的学问,很多知识都是没有科学解释的,因此对于这类知识的理解就全凭个人感觉了。 我对易学的认知也来自于个人实践。我的经验是,如果一件事物发展得好而又顺利,那它就属于阳性的属性多;反之就是阴性的属性多。 所以在此我并不认为易经里的这些名词是对事物的某种绝对分类定义,因为它们是带有相对性质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