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之火代表什么?

宣若婷宣若婷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火有阴阳之分,阳火是太阳之火,阴火是萤火之光; 火有五脏之分,心火、肝火、脾火、肺火、肾火; 火有六气之分,君火、相火、浮火、炎火、毒火和阴火。 这些“火”各有各的来源,但终归要落入五脏之中。 所以中医讲的“上火”,不是现代人口中所说的“上火”。 中医里没有“上火”这个词!(《黄帝内经》里也没有)

古人没有发现细胞这个概念,所以不知道细胞是怎么一回事。 古人更没有发现细菌病毒,所以不清楚病菌感染是怎么回事。 因为缺乏这两个现代医学的概念,所以不能像现代人这样,一看见牙龈出血就想到是“上火”;一看见口腔溃疡就认为肯定是“上火”……

其实,古代人所谓的“火”,是体内阴阳气血失衡之后,出现的生理功能偏旺或偏衰的一种症状。 用现代语言的描述就是:体内出现了异常的电荷或者微离子流,刺激了某些神经末梢,然后人体启动了应激反应系统,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出现了一串的病理变化—— 这些病理变化,在中医典籍里都有记载。

举个例子,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记录了一道药方,专治“牙齿肿痛”,方名“牙疳散”。 组成简单明了:“硼砂二钱,朱砂一钱,冰片五分。” 三味药煎汤漱口,就能治疗“牙齿肿痛”。

现代科学已经证明,有些药物确实有缓解牙龈炎,抑制牙龈出血的效果。 比如,氟可以有效抗龋齿,抑制口腔内细菌的生长繁殖; 比如,维生素C可以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愈合能力,用于各种炎症的治疗; 再比如,金银花、地丁等中药都具有清热消炎、消肿止痛的作用…… 但是如果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定义“火”,可能很多药品都得被淘汰出局了。 因为现代药物学研究证明,上述药品大多具有消炎镇痛作用,却没有一种能清除口腔内的菌团。

而要想消灭细菌,中医古代的良方妙药可就有些无能为力了。 因为按照现代医学的概念,细菌病毒都是无生命个体,而中草药成分复杂,含有机酸、氨基酸、蛋白质等上百种的成分,如何找到那一种可以杀灭病毒的活性成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何语妍何语妍优质答主

从哲学角度看,“火”象征了人内心的激情和冲动。 《圣经》里记载的以利亚和巴力的对话中,有以利亚向巴力神发火的段落。在《约翰福音》12:32-36节耶稣对犹太人说:“我若自己祷告,我父必不饶恕你们;....所以我若往柏子那里去,我也不告诉你们他住在何处。但我告诉你们,我若不去会他,必要死在那里。”(和合本) 在基督教中,这种强烈的热情是属灵的热情而不是肉体的情欲、也不是世俗的欲望等。 同样,中国历史上很多文人志士也都用到了这个意象,比如李白在《蜀道难》中说“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屈原在《离骚》里有句“路漫漫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陶渊明在《归园田居》里的“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等等,这些诗句都表达了一种热烈的感情。 中国民间也有许多祭祀的火神的故事,包括火神祝融与黄帝大战的故事,还有传说中颛顼死后化为火神祝融的故事,以及盘古开天地时产生的“三皇五帝”中的颛顼帝喾高辛氏也是火神。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