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怎么不搞足球?
我小时候,大概20多年前,成都有着全国排名数一数二的足球场,就是位于现在万科城的那个地方,叫蜀峰路球场(不是蜀峰路体育场),当时是成都市业余足球联赛的决赛场地之一。 那是一个天然草坪,非常漂亮。经常晚上有比赛开球时间快9点了,但还有很多看客在排队买票,票价我记得大概是4-7元一张不等吧。 我记得最夸张的一次是一场半决赛,到场球迷有四五千多人! 后来,蜀峰路球场就渐渐衰落下去了。直到前两年拆迁改造,才彻底消失了踪迹。 而最近一次看到成都举办大型赛事足球比赛是在去年的世乒赛了(虽然我其实一个球都看不懂)…… 所以我想说的是什么呢? 成都当然可以发展足球。 但前提是,得有人去做这件事啊。 足协系统的人呢?没人在做;民间有志之士呢?没场地。 这样的环境,谈何发展? 有人说要像西安一样“抢”球场,我觉得这是正确的解决方法(当然,对球场产权方来讲这肯定是伤筋动骨的)。只不过需要政府牵头去做罢了——这个事肯定是有收益的,不然谁愿意去白干?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话,没人去做。
至于题主说到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这些城市确实在发展足球,但这和它们的城市地位也有关联。 你总不能指望一个二线城市的体育设施能比肩一线城市吧。 这个事情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只能慢慢来。 而且话说回来,真要是把足球搞起来了,又有多少人愿意天天去看比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