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权后股票有哪些?
上市公司分红有两种方式,一是现金分红;二是送股和转增股本。 1. 什么是除权? 对于分红的股票,在分红前股价已经提前透支了分红预期,因此在分红当天或者第二天会进行除权处理。 除权的基本原理是:如果某只股票有分配预案,那么在除息日收盘价等于除权参考价(即除权基准价)的股票才有资格参加除权交易。
除权参考价=(股权登记日的收盘价-每股派发的现金)/(1+送股率或转股率)。 上式中的“送股率”、“转股率”分别指的是送红股或转增股本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 送股率=送股数量/(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当日收盘价)。 转股率=转增股本数/股东账户持股总数×100%。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比例分配制度,因此通常将送股的数额与转增股本的数额相加后再除以股份总额作为计算除权参考价的数据。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除权后的价格实际上就是按照除权前的价格打一个折扣而已。比如某股票除息前价格为20元,假如公司打算每10股送8股并转增1股,则在除权日当天该股票的价格应为(20-0.8)/(1+0.1)=17.29元。 2. 什么是除息? 在股票市场中有许多非上市公司通过发行融资券筹集资金,为了区别普通股,这些债券会在票面上标明“XR”,表示该项债券到期可转为的普通股不能参与当年的分红,因此当该类证券进入转股期之前会出现除权现象,这种类型的除权我们一般称之为“XR”除权。
3. 如何进行除权操作? 新股开盘首日没有除权操作,但以后各交易日都会有除权报价出现,那么究竟如何确定除权当天的收盘价呢? 除权报价的计算比较复杂,由于各种证券报刊载价格的时间不同以及数据取得的方便与否等原因,各家证券报刊载除权的参考价格不尽相同,有的以除权基准价的某一比率来定报价,有的以除权前后的涨跌幅来报价,还有的依据有关规则直接定价。 一般情况下除权报价采用如下方法来确定:
4、除权价格的计算:(P1=P0×[1+N÷L]) P0——除权 (除息)基准日收盘价; L——每股佣金; N——每股送配率;
5、除息价=[(5月27日的收盘价)×60/12]×(1±0.01×2%)=[14.65×5]×(1+0.01×2%)=14.69元。 这一步计算的目的是得到除权后的开盘价,但由于目前沪深股市均采取的是集合竞价的方式产生开盘价,而集合竞价产生的只是开盘参考价格而非开盘价,所以还要进一步进行步骤三的计算。
对于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的股票来说,由于它们的交易规则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具体计算方法上也略有不同。上交所规定所有新股上市首日集合竞价的有效申报范围为买入价为上一交易日收盘价的90%至110%、卖出价为上一交易日收盘价的110%至90%范围内的价格;深交所则规定所有新股上市首日的集合竞价有效范围是发行价的上下30%之间。
根据上文所述的除权原则,我们可以知道沪市个股的集合竞价的成交价位是由两个关键因素决定的:
① 该股上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
② 申购新股的投资者所申报的报价。 以上两种报价中取较高者作为有效的竞价成交价格即为开盘参考价格。